我国继高端化、智能化之后,服务化成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正日益凸显。《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推进服务型制造已初显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企业人士及专家表示,发展服务型制造能有效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抢占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国家加快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电运通是一家主要生产ATM机等金融设备的企业,经过20年发展,销售额占全国近30%,持续九年居行业第一。近年来,受移动支付冲击,不断减少的银行网点也导致公司ATM机销售量逐年下降。“面对挑战,公司决定向基于产品的服务方向转型,将涉及ATM机选址、巡查、监控、清钞、押运等服务进行垂直整合,2016年公司营收44亿,2017年上半年服务收入已超过制造板块,现在已变身成为金融智能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总经理叶子瑜说。
随着产品复杂程度提高、用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服务型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在经历市场煎熬与创新洗礼后,佛山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脱胎换骨”,成功从加工制造“转行”成智能裁缝机器人设备供应商。18秒,一块标准布料输送出来。三个小时后,一条牛仔裤组装完毕。“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已经满足不了个性化需要。为适应小批量、多品种订单趋势,公司投入3000万,耗时五年研发出了适用于服装定制领域的智能裁剪机器人。”爱斯达总裁樊友斌说,“以前我们是做了再卖,现在是卖了再做,大幅减少库存积压,提高了资金流动效率。”
记者调研了解到,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正在上海、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不少企业加快推进。统计显示,目前福建大中型制造企业服务型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17%。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2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尝试向系统集成商转变,12.9%企业开始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装备制造、白色家电、电子信息消费品以及衣饰家具等行业呈现出典型的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企业开始从生产加工向材料供应、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管理服务、营销推广等环节延伸,帮助制造企业摆脱对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投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加附加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
日前不少企业人士及专家表示,我国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服务业已经成为占比最大的产业,但产业结构转型背后却出现了“转型”未“升级”的问题,其中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实现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有机融合,需打破传统的产业界限,制定鼓励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首先,要树立融合发展战略思路,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圳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认为,我国要迈入工业强国,不缺生产能力,缺的是强大的工业服务能力,国家应整合优质工业服务能力资源形成服务体系,建立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科研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企业要避免“大而全、小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维去延伸服务功能,而是应该“主辅分离”,集中力量做大主力业务,对辅助业务外包,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行整合发展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支撑作用,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让生产性服务企业享受高科技企业同等的税收优惠。
其次,加快制定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表示,随着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三次产业日趋融合,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追求统计意义上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应更加重视产业的运行效率、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应加快编制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指导意见,从发展方向、推进路径、政策扶持、基础保障等方面着手。
叶子瑜表示,产业融合过程中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相关部门应尽量遵循底线思维,减少行政管制、降低准入门槛,才能促进新业态快速成长。
最后,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解决融合共性需求。政府一方面要围绕制造业服务需求,建立创新设计、物流服务、质量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公共服务公共平台,譬如智能交通产业需要政府开放实时交通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需要开放知识产权数据库;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研究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体系,加快制定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协同制造技术标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服务规范,从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和采销渠道等各个环节上的融合应用。